【资料图】
|求助者是一位女大学生,自诉非常【自卑】,在她小时候,她的父母离婚,并分别再婚,不愿意抚养求助者,最后,她与奶奶相依为命。→上高中的时候,奶奶去世,无奈与父亲住在一起,但父亲不准她继续上学。→后来在班主任的支持下上学,并在【班主任的担保】下,靠国家助学贷款上了大学。在大学期间勤工俭学,挣取生活费。→咨询师:“你觉得【自己的条件】不如别人,而感到【自卑】,也就是【不自信】了,对吧?”→求助者:“是的”→咨询师画图:“我们这里有一个【0】至【100%】的刻度尺,用来描述【自信】的程度”“【0】就表示【一点不自信】”“【100%】表示【非常自信】”“【0】至【100%】之间的数字表示【自信程度的大小】”“数字越大,表示【越自信】”“数字越小,表示【自信越小】,也就是【越自卑】”“你觉得自己的【自信程度】是多少呢?”→求助者:“10%”→咨询师:“你是和别人比较之后感到【自卑】的,对吧?”→求助者:“对”→咨询师:“和谁比呢?”→求助者:“我的大学同学,他们的条件好,我的条件不如他们”→咨询师:“什么条件呢?”→求助者:“他们都是每个月家里给他们寄钱,而我自己要挣生活费”→咨询师:“除此之外,你觉得还有什么不如他们呢?”→求助者:“【知识面】和【才艺】也不如他们”→咨询师:“好的,我们把你所说的让你感到【自卑】的各种条件”“【家里寄生活费】【知识面广度】和才艺等方面综合起来,可以分成几种情况”“我们按照情况【从好到差】排序,你觉得都有哪些呢?”→求助者:“最差【没有才艺】【没有知识面,除了教科书中的内容以外,什么都不知道】【家里不提供生活费】”“比较差,是【家里给生活费】【其他都没有】”“比较好,是【家里给生活费】【有知识面】【但没才艺】”“最好,是全具备”→咨询师:“根据你的了解,在你周围,四种人分别占比多少呢?”→求助者:“最差的占 20%,第二种占 60%,第三种占 15%,第四种占 5%”→咨询师:“按照这种分组,你属于【哪一组】呢?”→求助者:“最差的一组”→咨询师鉴于求助者把自己【归到最差的一组】,需要对【分组】进行干预“如果按照这样分组,你属于【垫底】的,只有【10%】的自信就很自然了”“现在我们发现【你的归类存在一些问题】”→“【家里没有寄钱】,【但你自己能够赚钱】”“另外,你在【赚钱的过程中】也【扩展了知识面】”“如果把这些情况都考虑进去的话,怎样分组合适一些呢?”→求助者:“按照【生活费多少】区分,然后再按【生活费来源】细分”→咨询师:“其实你有没有注意到,虽然【家里寄钱】,但【向父母要钱】也不是轻松的事”“况且【父母赚钱也不易】,也不是随便能给的”→求助者:“是的”→咨询师:“现在重新分组,同时说明一下各组的占比吧”→求助者:“最差的一组,是生活费 1000元以内,靠父母寄钱,占【30%】”“第二组,生活费 1000元以内,自己赚钱,占【10%】”“第三组,生活费 1000元以上,靠父母挣钱,占【30%】”“第四组,生活费 1000元以上,靠自己赚钱,占【5%】”“第五组,生活费 1000元以上,有知识面,占【20%】”“第六组,全具备,占【5%】”→咨询师:“如果这样分组的话,你在哪个组呢?”→求助者:“第五组,生活费在 1000元以上,这是我自己挣的,在这个过程中,我也积累了知识”→咨询师:“如果你把【自己的情况】与第四组【生活费 1000元以上,自己赚钱】相比,你有什么优势吗?”→求助者:“我通过【勤工俭学】学到了【知识】”→咨询师:“是的,如果我们把它和第三组【生活费 1000元以上,靠父母寄钱】相比呢?”→求助者:“我自食其力,我养活自己,没有向父母伸手,自己很硬气”→咨询师:“很好,你和第二组【自己赚钱 1000元以内的生活费】相比呢?”→求助者:“我比他们赚得多”→咨询师:“和第一组【生活费 1000元以内,还靠父母寄钱】相比呢?”→求助者:“我就强多了,不仅生活费多,而且是自己挣钱养活自己,也能拓展知识面,我对此感到很自豪”→咨询师:“我们来看百分比的情况,”“你不如第六组,这个组占【5%】,也就是说有【5%的人】情况超过你”“你在第五组,你超过了第四组及以下的人,你超过了【75%的人】”“有【20%的人】的情况和你相当,是吧”→求助者:“是的”→咨询师:“这样比较下来,如果你重新评价【你的自信程度】的话,你愿意给多少分呢?”→求助者:“80%”|在上面这段对话中,咨询师首先让求助者【对情况进行分组】,结果【分组后】求助者将自己【划归于最差的一组】。→这样的分组支撑了求助者的【自卑感】,为此,咨询师进行【干预】,纠正求助者对于【挣钱养活自己】的认知,然后重新【分组】。→需要说明的是,【让求助者重新分组】并非【多点比较法】的必要部分,只是因为【求助者的分组方式】把【自己】放在了【最差的一组】。→【重新分组】后,求助者处于【第五组】,他的【自信心】得到了提升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