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浩明:沪指创新高后为何喝彩声寥寥
(相关资料图)
本文共1413字
阅读完约3分钟
■ 桂浩明
本周,上证综指创出了年内新高,而且也是去年8月份以来的新高。虽然就这一指数的位置而言,还谈不上有多高,但它能够上涨,而且在今年的三个多月时间内已积累了300多点的涨幅,总还是让人感到欣慰的事情。只是,就在指数创新高的时候,市场上却没有多少喝彩声,相反不时还出现了一些议论。
为什么?最主要的一点是今年的行情具有非常强烈的结构性特征,上证综指看上去表现不错,但主要是一批大盘蓝筹股走高带来的结果。由于其有着很大的权重,因此把上证综指拉了起来。而市场中的多数股票,今年以来并没有明显的上涨,有的还出现了下跌。统计显示,今年以来创新高的股票数量,比创新低的要少很多。如此一来,也就有相当数量的投资者,没有能够在今年的股市行情中获利,他们自然也就不太会为上证综指创新高去喝彩了。
就在前两个月,市场上走势最好的还是科创板,由于ChatGPT等题材的活跃,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科创板的走强,科创50指数一度是全市场中表现最佳的指数。在此背景下,市场总体是较为活跃的,包括机构在内的各类投资者的参与积极性也是很高的。不过到了最近一段时间,市场热点有了向大盘蓝筹股转换的动向,而这类股票普通投资者的参与度比较低,它们启动时,在市场上往往会呈现多数股票下跌的局面,也就是会呈现所谓的“二八现象”。其实,在今年已经好几次发生过这种状况,也就是蓝筹股突然上涨,指数迅速走高而多数股票下跌。只是其表现的时间较为短暂,过后蓝筹股又沉寂了下来,因此在市场上的反响也不强烈。而这次却具有一定的连续性,且股指创了新高,这样关注的投资者自然就多了,而且因为指数上涨并没有带来个股的普涨,这就难免会引发一些议论。
换个角度来说,大盘蓝筹股的上涨有足够的理由,而最直观的就是其估值普遍比较低,从股息率来看,更是具有不错的投资价值。因此,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,即便只是讲价值回归,其有所上行也是合理的。反过来,最近下跌的那些股票,其中有相当数量是TMT等题材的品种,作为曾经的市场热点,它们中有不少是受到政策的支持,并且已经展现出了很好的发展前景。而其中像新能源这样的品种,从产业的角度来说,确定性是相当高的,而且其中不少品种在之前有过较大的调整,现在的估值也不能算太离谱。所以投资者如果以参与成长股的思路介入,也有很大的合理性。但问题在于,当前的市场未能形成“双轮驱动”的格局,而是呈现“跷跷板”的状况。其原因就在于市场没有那么多的资金,捉襟见肘的结果就是当题材股兴起时,蓝筹股熄火。而蓝筹股涨起来了,题材股也就下跌。而因为蓝筹股上涨驱动了指数走高,可多数股票并没有上涨,这样的结构性行情,自然不是所有投资者都乐于见到的。
股市的涨跌,当然取决于基本面,而供求关系又对即期的行情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。现在来看,居民的投资意愿并不是很充分,相反更愿意储蓄。最近股市虽然有所放量,但主要还是存量资金换仓的结果,并非来了多少增量资金。因此,如果资金问题没有解决好,市场就不可能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牛市,而如果主要是基于股价因素所引发的“高低切换”,那么也就很难持续。即便是在某种情况下指数创出了新高,但因为多数投资者没有相应的获得感,因此也就不可能形成持续上涨的氛围,也带动不了相应的场外资金入市,并且还会导致市场的无序波动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在完成了全面注册制改革的大背景下,有关方面也许应该更加关注股市对居民的吸引力问题,关注中长线资金的入市问题,以及更加有效地保护投资者利益,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利益的问题。
编辑|龙笑 校检|袁钢
本文为|金融投资报jrtzb028( 微信号 )|
未经授权,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,请联系金妹儿
转载须在正文开头显著位置
注明稿件来源及作者名,违者必究
标签: